新师动众|2019未来教师挑战报名者 崭露头角04
“新师动众2019未来教师挑战” 是梦创公益为培养具有教育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而开展的一个教育公益项目,它将“未来教师培养”与“乡村教育”进行了完美结合。
了解详情请点击: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将未来教师培养与乡村教育完美结合
报名通过后,挑战者还需要完成不少于三个月的”未来教师“种子教师任务挑战(涵盖生活技能、体能开发、创造思维、教师素养、教学素养等方面的真实任务)。
任务挑战通过后,将正式获得主办机构集12年教育公益项目资源(一批国内顶级教育专家及名师),为其免费量身定制的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资格(教育创新研习生,为期两年)。
下面分享报名者康佳磊对教育的思考。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康佳磊,申请这次2019年的研习班。
我记忆中最有意思的一次学习经历。这个是我高中的时候 ,我们的英语老师带我们学习英语课文,但是他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是拉着我们一起去操场,朗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有意思就是说,这篇课文我还记得,但英语都不记得多少了。从一开始的“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一直到最后的“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就是记得很清楚,但其实(英语)课本的内容反而没记住。
然后第二个问题,自己从小到大对老师的期望有哪些?这个还是挺多的吧!想了一想,比如说他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有一些真才实干,不是说照本宣科,也不说应付了事;第三个是希望他能以身作则 ,就比如说像上学经常吐槽的问题就是——老师拖堂 。如果学生做到了按时上课不迟到,那么老师就应该不许拖堂。然后,第四个是不要太刻板,就是如果你上课很刻板很无聊,那我听着也很无聊,你下课如果再不跟我交流,那其实挺影响这个学习的吸收的。我对老师的这些期望,我在工作中,当那个老师也会注意这几个方面。
第三个问题是,一个把创造力投入到教学中的老师,可以给孩子带来什么?其实我还是很困惑的。第一个,把创造力带入到课堂,这个是创造力可以量产的吗?然后第二个, 创造力具体怎么去教?我还真不知道。 所以说这个问题, 我是有一半是猜着回答的。
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来说, 我能做到的(就是我能想到的)方法。 第一个是不给孩子本人贴标签, 因为这样会导致他们对自己, 跟你对他们都会有一个固定的印象, 这样的话就会局限他们的创造力; 第二个是对事情不下概念性的定义。 因为这样的话, 就是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就可能会被固化。 我认为比较理想的是 孩子们通过亲身实验, 然后来发现道理,总结规律, 这样的话他们记得会比较深刻。 就像我, 学习历史的时候, 最难记的是那个时间顺序。 那个就很难背 , 但是如果我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 那我就会连它背后的古诗呀、名人呀, 然后当时发生的事情, 沿着那个时间线就都记得很清楚, 捋得很顺利。 但如果你是为了考试去背的, 那就记忆很混乱而且很短暂, 就可能考完之后就忘记了 。
创造力给孩子可能会带来什么?(我觉得)就算是他一个人的话,如果有创造力,能够充实自己的生活, 有自己的一个精神支柱,应该是这个样子。
谢谢!
——迎接AI时代,挑战未来教育——
如果你初次踏入社会,
或者即将走出大学校门...
不想停留于当前的教育形式,
对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有着极大的热情...
想短期内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创新践行者,
但苦于没有适合自己成长的环境...
现在属于你的机会来啦——
我们一起 探寻适合儿童的教育
2019未来教师研习营招生